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广东泉为科技“断臂求生”,欲2.7亿元“甩卖”光伏子公司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华夏时报记者 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近期,广东泉为科技 (维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泉为科技”,300716.SZ)宣布,公司及安徽泉为其他股东拟向赢古资产出售合计持有的安徽泉为100%股权,本次股权转让价款暂定为2.7亿元。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广东泉为科技“断臂求生”,欲2.7亿元“甩卖”光伏子公司

华夏时报记者 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近期,广东泉为科技(维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泉为科技”,300716.SZ)宣布,公司及安徽泉为其他股东拟向赢古资产出售合计持有的安徽泉为100%股权,本次股权转让价款暂定为2.7亿元。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记者关注到,当前泉为科技负债压顶,面临流动性风险。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8.13%,流动负债高达8.18亿元,货币资金仅508.64万元。

那么,此次出售安徽泉为的股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公司面临的资金困境?为缓解资金紧张问题,公司及高管已采取或计划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针对这些疑问,《华夏时报》记者发采访函至公司邮箱,截至记者发稿前,未收到对方回复。

刚投产一年

泉为科技原名国立科技。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7年11月成功上市。此前,公司一直从事低碳环保新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EVA/TPR环保改性材料及产品、生物降解材料、环保工程塑料等。

2022年,泉为科技开始转型布局光伏行业,同年9月29日和10月19日,公司先后受让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泉为”)股份合计35%;同年12月2日,公司又设立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徽泉为”)。

2023年,公司自称为“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先后卖掉了公司一系列原有资产。2023年底,公司出售子公司爱派客鞋业有限公司,同时,将从事汽车配件业务的原控股子公司大江国立出售。

为进一步聚焦新能源光伏主业,2024年上半年,公司又注销了全资子公司东莞市国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以及两家控股子公司广州国立云塑智慧有限公司、广东国立云天科技有限公司。

在光伏业务推进方面,2023年,山东泉为一期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线实现量产。而彼时,安徽泉为处于建设阶段,并未产生营业收入。直至2024年4月份,安徽泗县基地启动投产,安徽泉为才真正产生营收。

匪夷所思的是,作为泉为科技的第二个新能源光伏制造基地,安徽泉为仅投产一年,公司便计划将持有的安徽泉为51%股份出售。难道公司战略上发生了重大调整?未来,公司在光伏行业方面的聚焦程度和发展方向又将如何规划?

为深入了解公司卖掉安徽泉为原因,《华夏时报》记者发采访函至公司邮箱,截至记者发稿前,未收到对方回复。

现金流吃紧

虽然泉为科技方面并未回复,但从其过往披露的信息里,可见些许端倪。

首先,转型后,公司光伏业务一直在赔钱。2023年,山东泉为营收1.51亿元,净利润为-4663.99万元。进入2024年上半年,山东泉为利润进一步下滑,公司实现营收1.34亿元,净利润亏损额度扩大至6351.96万元。同期,安徽泉为开始创收,实现营业收入2034.5万元,但净利润为-1386.44万元,处于亏损状态,公司资产总计4.67亿元,负债合计2.63亿元。

除此之外,当前,泉为科技负债压顶,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至88.13%,流动负债高达8.18亿元,货币资金仅508.64万元,资金缺口大。

受短期资金流紧张影响,泉为科技及控股子公司山东泉为、安徽泉为部分买卖合同已出现到期未能清偿的情形,相关债权人发起诉讼,导致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截至2025年3月24日,公司及子公司被冻结的银行账户数量为47个,占公司及子公司账户总数比例的55.29%,合计被冻结账户资金余额6,100,445.96元。

记者关注到,在本次股权转让框架协议中,双方对安徽泉为债务处理进行了安排。上海赢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承诺按期偿还目标公司负债合计约2亿元,不过,最终金额以审计结果为准。

谈及本次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泉为科技方面强调,本次交易是基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安排,通过出售资产回笼资金,同时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

但对于卖掉安徽泉为这一“断腕”之举,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公司面临的资金困境,公司方面并未透露。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公司管理层出现动荡,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关欣辞职,目前,相关职责暂由年轻的董事长褚一凡女士兼任。褚一凡出生于1995年5月,研究生学历。2023年2月至今,先后任泉为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长,在公司艰难的转型期,她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可想而知。

面临淘汰风险

近年来,泉为科技业绩表现不容乐观,尤其是2020年以来,公司扣非净利润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今年1月份,公司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9600万元至1.35亿元。

泉为科技将亏损原因归结于几个方面,公司在2024年进一步剥离了橡塑板块业务,以光伏新能源板块为主业。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激烈,致使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公司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主营业务产品光伏组件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为负。同时,公司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另外,公司因部分应付账款逾期引起的诉讼,已有部分案件进入庭审阶段等待判决,公司计提了相应的预计负债。

根据泉为科技2025年2月披露,除公司已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3524.4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24.03%。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泉为科技专注异质结(HJT)光伏组件及电池片。然而,当前异质结技术在市场中的处境却不容乐观。

对于异质结市场,卓创资讯光伏分析师王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异质结电池片(HJT)处境略显尴尬。效率方面低于BC电池,成本高于TOPCon。只是双面组件发电量稍微高一些,但是现实情况下,增益空间有限。除了东方日升以外,其他企业多数为跨界HJT,竞争优势不明显。上市公司或者国企具备资源优势,可以推进终端项目,维持产销。一些小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实际上,进入2025年以来,光伏行业的洗牌浪潮愈发汹涌。不少光伏企业深陷资金周转困难、负债压力高企的亏损泥沼之中。2025年3月31日,*ST 旭蓝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紧接着,4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向*ST嘉寓下发了《事先告知书》,拟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目前,两家公司股票均已停牌。

截至4月16日收盘,泉为科技股价报10.08元/股,下跌3.63%,总市值为16.13亿元,年内,公司股价累计跌幅为18.45%。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y.itubsoft.com/1471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