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中国版OpenAI”冲刺IPO,去年营收3亿元,清华唐杰持股7.4%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编辑 | 杨锦 4月15日,国内外AI圈均传出重磅消息。一大早,OpenAI发布了GPT-4.1系列新模型,国内的智谱则宣布开源32B/9B 系列GLM模型,并启动上市辅导。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编辑 | 杨锦

4月15日,国内外AI圈均传出重磅消息。一大早,OpenAI发布了GPT-4.1系列新模型,国内的智谱则宣布开源32B/9B 系列GLM模型,并启动上市辅导。

智谱被视为国内全面对标OpenAI的大模型企业,模型层面几乎贴着OpenAI打。不同的是,智谱还在走开源路线,并先行踏出上市步伐,有望年底前提交招股书。

过去一年,智谱完成了7轮不少于80亿元的融资,粮草充分的智谱为何率先选择IPO?有业内投资人对搜狐科技表示,智谱融资进展已到后期,一级市场已经没有更多的钱可以拿了,上市是必然。

该人士还认为,DeepSeek出来后,可能加速了智谱上市的进展,而从智谱股改及其科创性质来看,其大概率会冲刺科创板或北交所。

作为国内外两家代表性的大模型独角兽,OpenAI和智谱无疑是AI技术竞争背景下的缩影。这也意味着,大模型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商业,还是资本和策略的比拼。

斯坦福最新发布的AI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最重要的AI模型中,智谱和字节、腾讯、DeepSeek等均凭借2款模型上榜。不过,与OpenAI的7款模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中美大模型同日较量

OpenAI在2月底就已发布GPT-4.5,如今竟然杀了个回马枪,推出GPT序列更小的GPT-4.1系列模型,性能优于GPT-4o和GPT-4o mini,尤其是在编码和指令方面进步显著,并具有更长的上下文窗口。

“中国版OpenAI”冲刺IPO,去年营收3亿元,清华唐杰持股7.4%

展开全文

这三款模型各有侧重,其中GPT-4.1 mini是小模型性能的较大飞跃,在许多基准测试中击败GPT-4o。GPT-4.1 nano则是OpenAI目前最快、最便宜的型号,可以更好满足低延迟任务。

GPT-4.1综合性能更强,在编码任务上可以说是目前OpenAI最强大的模型。在SWE-bench Verified(衡量现实世界软件技能)测试中,GPT-4.1超过GPT-4o、o1、o3-mini和GPT-4.5。在多模态能力上,GPT-4.1和GPT-4.1mini均在图像理解基准测试中优于GPT-4o。

此外,这三款模型还均支持长达100万个上下文Token,高于GPT-4o的12.8万,因此更适合处理大型代码库和大量长文档,并比GPT-4o更可靠地处理上下文的关键信息。

在业内常用的大海捞针测试(即检验模型能够提取识别出关键信息)中,GPT-4.1系列模型对1个关键“针”都能准确检索。在面临多个干扰时,GPT-4.1的表现几乎都优于GPT-4o,但部分表现不及推理模型o1。

同样是今日,智谱开源 32B/9B 系列GLM模型,涵盖基座、推理、沉思等六款模型。基座模型GLM-4-32B-0414部分基准接近甚至超越GPT-4o、DeepSeek-V3-0324等更大模型的水平。

“中国版OpenAI”冲刺IPO,去年营收3亿元,清华唐杰持股7.4%

深度推理模型 GLM-Z1-32B-0414在GLM-4-32B-0414的基础上,采用强化学习等策略,并针对数学、代码等关键任务进行了优化,性能媲美DeepSeek-R1,部分基准超o1-mini,并实现推理速度在国内商业模型中最快,最高达200tokens/秒,价格仅为DeepSeek-R1的1/30。

智谱甚至还开源了最新探索的沉思模型GLM-Z1-Rumination-32B-0414,其由智谱的推理模型进化而来,这也是智谱此前发布的AutoGLM沉思智能体背后的支撑模型。

这波大模型创业潮之初,不少企业,如光年之外、百川智能,都提出要做中国的OpenAI,但随着市场变化,它们要么消失,要么调整了目标。

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无论是文本模型,还是多模态模型,以及最近火热的推理模型,智谱都推出了跟OpenAI对标的模型,被视为“中国版OpenAI”的希望。但它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OpenAI并不Open,智谱则积极拥抱开源。

智谱IPO抢跑,去年营收3亿元

现在,依然还在坚持基础大模型预训练的智谱,可能又要在资本动作上先行一步。

中国证监会网站4月15日披露,智谱主体公司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智谱华章)正在进行IPO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智谱IPO辅导前期准备工作于今年4月启动,预计今年10月完成辅导。这意味着,智谱有望在今年底前提交上市招股说明书,踏出上市第一步。

今年3月,智谱完成股改,其主体公司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智谱华章,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

当时,智谱CEO张鹏表示,完成股改是朝着IPO目标而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智谱自己的设计,跟外部大环境有关。

智谱是这一波大模型创业浪潮第一家启动上市的AI公司,距其成立不到六年,也是所谓大模型“六小龙”中最快走到这一步的公司。

据天眼查统计,自成立以来,智谱已完成15次融资,最新一轮已到E轮后的战略融资,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过110亿元,估值超200亿元,而另外“五小龙”基本都还处于B轮或更早的融资阶段。

“中国版OpenAI”冲刺IPO,去年营收3亿元,清华唐杰持股7.4%

一定程度看,这也是这波大模型创业潮中,由资本最快催熟的大模型公司IPO。

有业内投资人对搜狐科技表示,智谱融资进展已经到了后期,此前基本拿到了主流VC机构、大厂战投和多家国资的钱,一级市场已经没有更多的钱可以拿了,上市就是必然。

该人士认为,DeepSeek出来后,可能加速了智谱上市进展,而从智谱股改及其科创性质来看,其大概率会冲刺科创板或北交所。

搜狐科技此前获悉,智谱去年营收为3亿元,商业化收入增长超100%。随着智谱加快此前签订合同的落地,以及与杭州、珠海、成都等多地政府达成合作,今年营收有望加快增长。

“中国版OpenAI”冲刺IPO,去年营收3亿元,清华唐杰持股7.4%

辅导备案报告还披露,智谱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唐杰、刘德兵。唐杰是清华大学教授,智谱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刘德兵担任董事长,两人通过直接持股、持股平台和张鹏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智谱华章36.96的%表决权。

停不下来的烧钱游戏

随着智谱冲刺上市,对其它大模型公司将是更大的压力。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这场大模型的竞赛,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还有资本的竞争,要拼耐力,看谁能跑得更快更远。

OpenAI尤其深谙此理,最近两年更是疯狂融资。今年3月底。OpenAI宣布完成史上最高400亿美元融资,软银集团领投300亿美元,微软、Thrive等机构再参与,用于进一步推进AI研究和扩大计算基础设施。

此轮融资完成后,OpenAI的估值达3000亿美元,仅次于SpaceX的3500亿美元,成为全球前三大独家兽。

未来OpenAI要想给这些投资者创造投资回报,最大的可能就是上市。OpenAI的这笔融资就设有前提条件,要求其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向独立营利性公司的重组,从而为IPO消除障碍。

OpenAI财务文件显示,预计OpenAI要到2029年才能实现净盈利,2023年-2028年的总计亏损额将达到440亿美元。对于一心想要追求AGI的OpenAI来说,同样需要开拓上市融资渠道支撑自己更大的目标。

目前,OpenAI融资金额已超过600亿美元,可以说把大模型的资本游戏体现地淋漓尽致,但现在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斯坦福AI指数报告显示,去年企业对AI的投资达252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而过去十年总投资增长超过13倍。

虽然中美大模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但这场竞赛是一场长跑。对智谱和OpenAI来说,无论是技术目标,还是应用落地,都需要更久的耐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y.itubsoft.com/1455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